——沙湾粤曲“私伙局”历史与发展的调查活动
实施学校:番禺沙湾中心小学
指导教师:伍新宁 洪剑华 谢锦棠
第一部分:实践活动方案
一、活动主题的背景
我国的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,几千年来它在民间和大众中生生不息,衍化出众多的品种和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,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韵味和具有勃发旺盛的无限生机。
所谓“私伙局”,就是民间业余粤剧迷自备乐器,自由组合,自娱自乐,自发活动。活动规模比粤剧演出小得多。粤曲原为粤剧的曲调,后来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曲种。粤剧与广东音乐、岭南画派被誉为岭南传统文化的三个瑰宝。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。是包含文学、音乐、舞蹈、美术、武术、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。不同地区的语言、民歌、民间音乐组成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。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,约有三百六十多种,传统剧目数以万计。沙湾地区流行的戏曲就是粤曲,粤曲是广州方言地区流行最广的一大曲种,已有150年的历史。它以省港澳为主要活动基地,流行地区扩及两广。可以说凡有粤籍华人聚居的世界各地,均有粤曲的演唱。
沙湾是“广东音乐之乡”。广东音乐是粤曲的音乐基础。广东音乐的形成经历了明清两代。广东音乐属于一种丝竹音乐,起初流行珠江三角洲,后来流向全国。其音乐因清脆悦耳、内涵十分丰富而著称,被称作是“透明的音乐”、“东方民间音乐的一颗明珠”。广东音乐由于在演奏上使用了装饰音和“加花”所产生的音色与风格,使它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民间音乐。
民间音乐能够如此传承至今,是离不开城市的区、街道以及农村乡、镇的“民间乐社”和“私伙局”这两种组织形式的。根据发展现状,可否这样界定:“民间乐社”是有组织,具备一定艺术素质,和具有创新、发展能力的半职业性质形式;而“私伙局”则是自发的,较单一演奏传统音乐,灵活自由、自娱自乐的组合形式。尽管队伍形式有所不同,但它们却都有着乐器组合、同一发展乐种风格的共性,与演奏形式、乐种特色乐器不尽相同等特性。“民间乐社”与“私伙局”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,他们的存在起着互补的作用,是音乐多元化的必然产物。
“私伙局”对沙湾人民学习、推广广东音乐有什么影响?沙湾私伙局的现状是什么?这些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。
二、探究目标
(一)知识目标:
1、了解沙湾乐曲“私伙局”的活动形式和特点,认识“私伙局”与粤剧之间的关系。
2、知道粤剧的来源与发展。
3、体验认识“私伙局”,到乐社参观考察,懂得实践考察的一些基本知识。
4、在活动过程中,懂得如何搜集、整理有关资料。
5、综合运用美术、科学、语文、英语、数学等学科的知识,记录实验过程,并进行写作、摄影、绘画等形式,宣传介绍沙湾“私伙局”。
(二)情感目标:
1、培养、提高观察和比较能力,能开展实验,记录过程,并根据结果推测答案。
2、感受粤曲,懂得“私伙局”的意义。
3、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传统文化,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,树立民族自豪感。
(三)能力目标:
1、培养学生自己收集资料、处理、分析、筛选和运用信息的能力,从中获取新知识。
2、通过小组共同完成目标,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,做到团结协作、共同提高。
3、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考察活动掌握考察、调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,实现从探究中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提高学生的素质。
三、活动的设计理念
《广东音乐与沙湾文化系列活动——沙湾粤曲“私伙局”历史与发展的调查活动》这一综合探究活动是根据沙湾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设计的。这也是我校开展爱家乡教育中的体现人与社会的一个主题。我们在“番禺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评价443模式”的指导下,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、实践性、探究性、开放性、生成性和自主性教育活动,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,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,在实践中体验情感,发展个性品质。
通过查阅资料、调查、访问等方法,让学生走进“私伙局”,了解粤曲,知道任何文学艺术都是生长在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,无论是戏剧、诗歌、民歌、民谣等,它们的原初形态都无一例外地是源自如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。没有民族民间文化,就没有人类文明大厦的整个基础;没有民间文艺,一切文艺就成了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,失去了民间文化,当然也就失去了中国文化的源头、根本。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,在实践中体现自我价值。树立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,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。
四、活动方案:
步骤
活动内容
活动形式
地点
第一步
讨论分组和组员分工情况。
合作学习
课室
第二步
全体同学查阅“私伙局”的简介、图片等资料。
自学、交流
自选
第三步
分组调查
测量
乐社、自选
第四步
各小组整理初步成果。
合作学习
课室
第五步
各小组一起交流评价汇报。
合作学习
课室
第二部分:活动实施
我们的主题活动分四个阶段实施:
1、开题活动包括设计研究方案,确定活动方式。
2、实施活动:调查学习、收集数据、写观察日记、写作、摄影、填写调查表、写建议书。
3、交流评价。根据小组初步整理出来的成果,小组之间互相交流、评价,完善促进成果的进一步完善。
4、成果展示活动。由小组汇报研究成果,并根据自己在活动的收获写出活动心得。
第一阶段 开题活动
(一)活动目标:
1、在多种形式的启发下,激发学生了解“私伙局”的欲望。
2、学生对“私伙局”有初步的认识,并能制定探索的目的及意义。
3、同学们在小组交流合作中,合作共勉,共同进步。
(二)活动方式:
资料搜集、合作交流、小组共议。
(三)活动内容:
1、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,使学生初步认识“私伙局”的活动形式。
2、接触、搜集各种“私伙局”的资料,加深了解。
3、学生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,提出探究小主题,结合疑问写出探究的计划。
(四)活动步骤:
1、课前让学生搜集“私伙局”的资料,初步了解沙湾“私伙局”的一些基本情况。
2、课堂上,利用多媒体,采取图文结合,录像等形式,使学生认识“私伙局”的来源和活动形式,激发进一步了解的欲望。
3、学生联系生活实践,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眼中的“私伙局”。
4、让学生根据“私伙局”的现状,提出想研究的问题。
5、课题确定的同时,引导学生分成小组,讨论任务分工和探究主题的计划。
6、集体交流汇报分工情况及小组探究计划,共同商议,修改。